
Posted by Hello
跟友人談起 SEE Network
談的當然是他們近日
在反對清拆天星碼頭行動上的抗爭手法
由 零五年初的"良心機構選舉" 開始接觸這個組織
也開始訂閱他們的電子通訊..
H15 計劃 (利東街 (喜帖街) 重建計劃) 開始慢慢認識他們.
主要的跟進範疇都是市區重建..
讓我們暫且放下其他的重建項目,
先看看他們在今次事件上的抗爭手法.
整個拯救天星行動由七月的"網上簽名行動"開始,
由研討會, 紀錄短片, 靜坐, 簽名行動, 遊行, 問卷調查 ,
到近日較激烈的衝擊行動;
從街頭運動, Internet 討論及動員, 學術研究到建制爭取四線同時進行,
我相信, 在本地居住的人,
大概應該很少人未聽說過 "鐘樓要拆了"
和"有些團體爭取保留鐘樓"這類訊息.
而明顯地, SEE 也的確充分利用主流媒體的宣傳作用.
透過不同的活動, 爭取更多主流傳媒的視線,
引導其集中報導天星正面的一面,
令鐘樓得以在短時間內神話化,
為整個抗爭行動的合理性奠下基礎.
容我武斷一點說句,
沒有前期長達數個月的醞釀,
"天星最後一夜"也不可能會得到這麼多的社會關注,
那近日的激烈抗爭行動也不可能會得到公眾的同情,
從而引起社會的迴響,
迫使政府願意重新在建制中討論.
單以這一點來看, 不論最後的結果如何,
SEE 的抗爭 / 抗議手法已經完全成功.
坦白說, 個人對他們早兩天提出"顧問報告被刻意隱瞞"一點頗有保留,
但明顯地, 他們的而且確能先發制人.
這一論點不但令政府在事件上突然顯得處處被動,
最重要的, 是這一論點似乎令政府失去了事前一直佔有的道德高地:
政府多次強調就清拆鐘樓及搬遷碼頭上
(正確應指: 中區填海計劃第三期工程) 早已得到各界共識;
但"隱瞞報告"的論點則足已令公眾質疑,
公眾及其他諮詢機構當時是否在公開的情況下被諮詢,
而反對意見又有否曾被充分考慮.
究竟, "隱瞞報告"的論點是否合理 ?
今次清拆決定又是否政府的策略失誤..?
而反對清拆行動的成功, 對本地社運界又會帶來甚麼啟示 ?
有機會再談
參考閱讀:
RTHK: 學 者 : 政 府 低 估 民 意 應 暫 援 拆 卸 舊 天 星 碼 頭
RTHK: 多 個 政 黨 促 請 政 府 暫 緩 清 拆 舊 天 星 碼 頭
RTHK: 何 志 平 : 無 隱 瞞 拆 卸 天 星 碼 頭 顧 問 建 議
蘋果: 50 人 闖 地 盤 誓 保 天 星 碼 頭
「天星看未來」問卷調查
SEE Network
進階搜索 |
1.LIVE 8 日本音樂會入座率僅半, 2005-07-03, 成報, A20, 國際要聞 2.料55億人 同賞扶貧「Live 8」, 2005-07-03, 文匯報, A15, 國際新聞
|
16:1 〔 大 衛 的 金 詩 。 〕 神 阿 、 求 你 保 佑 我 、 因 為 我 投 靠 你 。 16:2 我 的 心 哪 、 你 曾 對 耶 和 華 說 、 你 是 我 的 主 . 我 的 好 處 不 在 你 以 外 。
56:2 我 的 仇 敵 終 日 要 把 我 吞 了 . 因 逞 驕 傲 攻 擊 我 的 人 甚 多 。 56:3 我 懼 怕 的 時 候 要 倚 靠 你 。
詩篇:16章 1-2節 / 56章 2-3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