Friday, August 13, 2004

對「左與右」一文的補充及評論

M23's blog

對「左與右」一文的補充及評論

於8月10日在理大民主牆刊登「左與右」一文後,有不少人透過筆者友人,向筆者轉達對該文的一些疑惑,當中主要是針對「左派一般支持民主」的字眼,很多人誤以為筆者是將「左」與「右」掉轉了。在此容筆者先作小許補充:

除了較廣義的左中右分界之外,我們有時還會以激進程度或政治取向劃分,衍生出所謂的「中間偏左」、「中間偏右」、「右翼民主」、「右翼極權」路線等。

由於歷史背景問題,一般而言,左派泛指傾向反獨裁,支持民主及激進改革的黨派及基層組織 (中國及香港例外);相對而言,除少數極端組織之外,右派一般會傾向保守及親資本家。

(原文刊登於《網.政.廿一新聞組)


由 在法國制憲議會裡,坐在議會左邊的雅各賓黨及其他激進改革派主張的政治改革,以致到後期馬克思於《資本論》所提出「透過革命去建立社會主義」思想,得出 「革命是社會演化的必然結果」的結論,當中值得注意的是:兩者所主張的,都同是一個民主建制。至於馬克斯所提出的「無產階級執政」,也不過是一個必經階段, 最終亦會被一個完全民主的社會主義制度所取代。
(筆者按:馬克思所提出的「無產階級執政」,跟後期的「無產階級一黨專政」相比,實在「差之毫厘 謬之千里」,兩者絕不能、也不應混為一談。)

二十世紀初的著名馬克思主義理論家托洛茨基曾經提出,要達至社會主義的終極目標,必須透過革命防止社會主義的權力腐化,並且要團結全球的無產階級,將社會主義推廣至全世界,而非局限於某一地區或國家。
(即所謂「不斷革命論」及「非一國革命論」)

托洛茨基思想 ( 或稱托派 ) 所針對的,正正就是當時史大林掌權下蘇共所出現的問題。不幸地,在中共掌權後,有關問題又再一次顯現出來。

共產黨支持民主?

說 到推動國內民主進程,中國共產黨應首記一功。著名的「還政於民」、「落實普選」等口號,共黨早於抗戰時期經已提出。當時共黨便經常在其黨報內批評國民黨 「搞獨裁霸權、反民主」,並以其於解放區的推行民主的成功經驗,向國民灌輸有關民主、普選的思想。正因此,才令到中國共產黨於四十年代中期,贏得廣泛知識 分子及人民的支持,最終擊退國民黨政權取下江山。

諷刺的是,這群熱心支持社會主義的知識分子,在後期的反右風潮及文革中,大都只能落得悲慘下場。
(編者按:此乃後話,離題太遠,暫且擱筆不談。)

香港的「左」「右」

筆者朋友一位從事工運的友人 曾向筆者提起,外國傳媒曾誤把職工盟誤作「左派」工會,而將工聯會誤作「右派」;也不太明白為何香港的「左」、「右」標準為何與世界主流不同…

至於為何香港的「左」不左、「右」不右,這個問題涉及很多敏感的歷史背景因素,恐怕不能三言兩語所能解釋,且已非筆者能力範圍內的事。還是留給各位看倌自己發掘吧!


參巧資料:
馬克思《資本論》
曼德爾《馬克思主義與第四國際》


M23 03435684d
13-08-2004

No comments: